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代码 :
F120701
课程名称 :
劳动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 :
Labor Economics
课程简称:
类型 :
院系
开课学期:
春季
学科/院系:
(120)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课程学分:
2
是否跨学期 :
总学时:
32
实验课学时 :
讨论学时 :
周学时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课程层次 :
硕士课程
课程分类 :
全日制课程
课程类型 :
硕士非学位课
考试方式:
上课方式:
课程教材语种类型:
授课语言类型:
成绩等级 :
通过不通过
是否绩点统计 :
开课状态 :
开课
任课老师:
课程简介 :
本课程系统介绍劳动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及应用。重点讲述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各构成要素间的互动关系,主要涵盖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流动、报酬机制及其设计、市场歧视、失业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劳动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大量与劳动力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同时通过教授该领域的概念、原理、模型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工具分析和解决劳动力市场实际问题和评价相关政策效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现有的理论、方法、政策等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课程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advanced theories of Labor Economic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Our teaching focuses on how the labor market works and how the major factors of the market interact. In particular, we will cover some key topics in labor economics including labor demand and labor supply,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labor mobility, compensation schemes and their designs, market discrimination, unemployment, etc.
教学大纲:
(一) 劳动力需求分析(6学时):1.劳动力需求中的利润最大化分析;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劳动力需求;3.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劳动需求;4.劳动力需求弹性;5.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政策应用。通过本部分的学习,掌握劳动力需求的基本理论模型及分析方法,了解完全与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机理及政策效应。 (二) 劳动力供给分析(6学时):1劳动力参与率及长期趋势;2.工作--闲暇的决策理论;3.劳动供给理论的政策应用;4.家庭生产理论;5.家庭中的联合劳动供给决策理论;6.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工作的决策理论模型及拓展、家庭生产理论及其意义、以及这些理论的政策应用。 (三) 人力资本投资(4学时):1.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及基本模型;2.教育需求及与收入的关系;3.在职培训及与收入的关系;4.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评价。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应熟悉并掌握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模型及应用、了解教育和在职培训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以及与收入的关系。 (四) 劳动力流动(4学时):1.劳动力流动的类型;2.劳动力流动的模型;3.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分析;4.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政策分析。本部分主要涉及劳动力的流动问题。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力流动的类型、成因、基本模型、以及相关政策的效果。 (五) 工资理论(6学时):1.竞争和垄断市场上的工资决定及劳动力配置;2.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3.雇佣合同与激励机制。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响工资决定的基本要素和机制,了解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熟悉并掌握劳动合同及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方法及效果。 (六) 劳动力市场歧视(4学时):1.性别收入差别与种族收入差别;2.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偏见模型;3.统计歧视理论;4.反歧视政策及问题。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歧视类型及现状,掌握歧视理论的基本模型,了解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管制手段。 (七)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及趋势(2学时):1.收入分配的描述和解释;2.收入不平等的测量及现状;3.收入差距扩大的导因。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收入不平等的测量方法,了解当前收入不平等的发展趋势及加剧的原因。 (八) 失业(4学时):1.劳动力市场的存量-流量模型;2.摩擦性失业分析;3.结构性失业分析;4.需求不足性(周期性)失业;5.当前中国的失业问题。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有关失业的存量和流量模型,了解失业的类型及各自特性,并能用基本的理论分析当前的中国失业问题。
教学进度:
考试大纲:
课程的评分包括四部分:出勤率5%,课堂演讲25%,作业30%,期末论文40%。 每堂课上有两位同学演讲,每位同学各演讲一篇从每周的文献列表上选择的论文,演讲时间半小时(其中留约五分钟给听众提问和评论)。演讲内容包括文章的研究课题、理论模型、主要发现和贡献、学术和政策意义、以及你的观点等。 每隔一周的上课前交一篇文献评论作为作业(评论的文章从最近两周的文献列表上选择),篇幅为2-3页(小四字体,两倍行距,如用英语则篇幅为3-5页),评论须包含对该论文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学术和政策指导意义等方面的综述以及你的观点。 期末论文可写成一篇完整的论文(理论的、实证的或实验的都可以),也可以写成一篇有洞见的分析性的文献综述,至少引用10篇文献,篇幅为20-30页(小四字体,两倍行距,如用英语则篇幅为30-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