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代码 :
X090532
课程名称 :
科学思想史
课程英文名称 :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
课程简称:
类型 :
院系
开课学期:
春季
学科/院系:
(096)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课程学分:
3
是否跨学期 :
总学时:
54
实验课学时 :
讨论学时 :
周学时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课程层次 :
硕士课程
课程分类 :
全日制课程
课程类型 :
硕士学位课
考试方式:
上课方式:
课程教材语种类型:
授课语言类型:
成绩等级 :
通过不通过
是否绩点统计 :
开课状态 :
开课
任课老师:
课程简介 :
通过对中、西科技发展历史轨迹的描述、分析,探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形式及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研究和发现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科技思想在人类社会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人类科技思想演变的基本过程,对人类科技思想的产生和变化作出分析和评价,掌握科技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发现问题,进行研究。
课程英文简介:
教学大纲:
一、 教学目的 (1) 掌握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和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地位。 (2) 掌握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概况,作出自己的评价;发现问题,作出自己的研究。 (3) 掌握人类科学思想演变的基本过程。 (4) 掌握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2、 教学要求 (1) 大量阅读基本文献。 (2) 作出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文献索引。 (3) 在科学思想史研究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题目,撰写研究论文。 3、 教学方式 采用讲授、文献检索、课堂讨论与考试相结合。课时安排:18:9:24:3。 二、 课程进度表 第一周 绪论:(1)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及其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地位; (2)布置阅读文献和讨论题; (3)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方法; 第二周 (1)古希望、罗马的科学成就和社会背景; (2)古希望、罗马的科学家和知识阶层; (3)古希望、罗马的科学思想及其特点; 第三周 (1)中国先秦时期的科学成就和社会前景; (2)中国先秦时期的科学家和知识阶层; (3)中国先秦时期的科学思想及其特点; 第四周 (1)中国传统科技体系和发展模式; (2)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特点(观物取辨、技进于道); (3)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固有局限; 第五周 (1)近代科学革命的内容; (2)近代科学革命产生的社会环境; (3)近代科学革命产生的内在原因; 第六周 (1)近代科学思想的内容; (2)近代科学思想的特点; (3)近代科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七周 (1)现代科学革命的内容; (2)现代科学思想的特点; (3)现代科学思想的影响; 第八周 文献检索,准备学术综述(古代); 第九周 课堂讨论: 古希腊和先秦科学思想的比较(特点、趋向、影响); 第十周 课堂讨论: 古希腊和先秦科学思想的比较(特点、趋向、影响); 第十一周 文献检索,准备学术综述(中世纪); 第十二周 课堂讨论: 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和走出中世纪的艰巨性; 第十三周 课堂讨论: 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和走出中世纪的艰巨性; 第十四周 文献检索,准备学术综述(近、现代); 第十五周 课堂讨论: 近代科学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 第十六周 课堂讨论: 近代科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十七周 课堂讨论: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法律、道德、伦理; 第十八周 考试。
教学进度:
考试大纲:
学期结束完成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文一篇,以论文完成质量为主要评分标准,结合平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