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代码 :
X090620
课程名称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课程英文名称 :
Maxism
课程简称:
类型 :
院系
开课学期:
秋季
学科/院系:
(090)人文学院
课程学分:
2
是否跨学期 :
总学时:
36
实验课学时 :
讨论学时 :
周学时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课程层次 :
硕士课程
课程分类 :
全日制课程
课程类型 :
硕士学位课
考试方式:
上课方式:
课程教材语种类型:
授课语言类型:
成绩等级 :
通过不通过
是否绩点统计 :
开课状态 :
开课
任课老师:
课程简介 :
该课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历史的系统讲解,使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龙去脉,并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轨迹及其规律,进而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强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意识,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时期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欧洲各国无产阶级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自学、讲授相结合,研读与讨论并举,力求突出要点、重点和难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具体的分析。
课程英文简介:
教学大纲:
第一周 导论 2学时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理论研究前沿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及历史分期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 第二、三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形成 4学时 一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的演进 二 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的探索 三 马克思、恩格斯新的哲学思想的形成 第四、五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时期的运用和发展 4学时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哲学分析 二 马克思、恩格斯在经济学著作中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和科学论证 三 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经验的哲学总结 第六、七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系统化 4学时 一 恩格斯在对杜林的论战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系统的论证 二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 三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第八、九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4学时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 二 第一次俄国革命前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四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主要哲学思想 第十周: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贡献和作用 2学时 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哲学论证中斯大林对列宁哲学思想的贡献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发挥 三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失误 第十一、十二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4学时 一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 二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思想 四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想 第十三-十七周:西方马克思主义 10学时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哲学流派 四 评述
教学进度:
考试大纲:
考核分三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30%;二是课程论文,占50%;三是口试,占20%。